光景對話

2007年7月24日下午,在光景照明實驗室舉行了一場中日照明設計師、照明設計師與建築設計師、設計師與業主、城市規劃與夜景照明之間的對話活動。
    對話活動的開始先由日本著名照明設計師面出 薰先生(Mr. Mende Kaoru)做介紹。面出先生介紹了LPA(Lighting Planners Associates Inc.)所做的包括東京國際論壇、京都火車站在內的一些經典項目。通過具體的案例,面出先生提出了“建築照明是要使建築本身像一台照明器具,而在建築中反而看不到燈具”的觀點。他認為照明設計是對陰影的設計,是四維空間的設計。除了單體建築照明設計的案例外,面出先生還特別介紹了最近剛剛完成的新加坡城市中心區照明規劃方案。他指出:照明規劃是制定一個區域或一個城市在今後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照明進化所應遵循的原則;一個區域或一個城市的夜景並非越亮越好,能夠體現本地特色並區別於其他城市和地區的舒適的光線才是好的設計。
    在面出先生的介紹結束之後,出席本次對話活動的幾位元嘉賓——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副院長朱榮遠、都市實踐建築設計(URBANUS)的建築設計師王輝、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 Research Group)機電院院長歐陽東、北京國鋒置業有限公司的建築設計師金龍林、奧迪·通用照明總經理關旭東、《照明設計》雜誌社的李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照明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崢以及光景照明設計首席設計師安小傑都依次發了言。
    朱榮遠、王輝和歐陽東分別從所從事專業的角度談了對城市照明規劃與單體建築照明、光文化與節能的認識;金龍林作為“新三裏屯”專案的業主方代表從客戶的角度提出國內的照明設計方因為不做監理所以不能控制最終的照明效果;關旭東表示作為廠家也希望能為設計師提供好的產品,但目前業主方和工程方多是以價格和外形作為選擇燈具的主要標準;李文提出目前國內照明設計的水準還不高,合格的專業照明設計師的人數還遠遠不夠,照明設計的教育資源非常缺乏;梁崢作為制定《建築照明設計標準》的參與者之一認為該標準未能充分照顧到中國各地的情況,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些問題,而且通過面出先生的介紹進一步認識到通過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產生具有本土特色的照明設計;安小傑提出城市照明和小城鎮照明應遵循不同的標準,在農村城鎮化的過程中同樣要在節能上下大力氣。
    通過這次以照明為主題的對話活動中外不同專業的設計人員增進了交流,特別是中方的設計人員通過面出先生這個視窗對日本的照明設計行業有了更多的瞭解。與會人員一致表示希望今後能多舉辦一些這樣的活動。

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

>>返回